Saturday, October 16, 2010

净空法师谈: 检点自己在佛法中真得受用吗?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百二十一集)2010/8/23

我們同學們這麼多年來,常常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念佛、在一起分享,有幾個人真成就?有幾個人真正得受用?不說別人,先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自己是不是真得受用?

在境界裡頭,無論是物質環境或是人事環境,能不能不受外境影響,你心就得自在!自在什麼?不生煩惱,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叫得自在。

如果見到不如意的事情心裡很難過,還有怨恨,遇到順心的事情還生歡喜心、還生貪愛,你是凡夫,道道地地的凡夫,你在佛法修行沒得受用。這是我們每天都應該要反省、要檢點的, 世間法可以欺騙別人、欺騙自己,學佛不可以。

學佛的目的是什麼?成佛!淨宗法門往生就是成佛,這個要認識清楚,他真的成佛了,而且一生當中是決定成就。這法門殊勝無比,這一生遇到了,這不容易得來,像開經偈上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遇到了。遇到了當面錯過,這個損失太大了;遇到了能把它抓住,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你成就了,你無量劫來的功德今天圓滿了。

能不能往生?你對這個世界還有沒有貪戀?你是不是真放下了?

前面的經文講的是世尊示現八相成道,在「轉法輪」這個條目裡面說得最多,說得最詳細。如來是示現在世間,久遠劫已經成佛了,做樣子給我們看的,我們要怎樣學才能夠真正脫離三界六道,真正超越十法界,這個重要,所以得真幹。

真幹,諸位一定要牢牢記住,「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句話在佛門是老生常談,它的道理太深、利益太大了,修行能不能成就就這麼兩句話。

我們今天不敢說息滅,息滅是誰?最低限度阿羅漢,《華嚴經》上七信位的菩薩,息滅貪瞋痴。三界六道裡有見思煩惱,成就戒定慧三學,小聖,小成就。這個境界是我們六道人可以證得的,向上我們未必有那麼好的根基,不一定能證得,這個小聖可以證得。證不到四果,證初果就不錯了,能證初果,生到極樂世界就不是凡聖同居土,他生方便有餘土。小乘初果,他是聖人他不是凡夫,我們至少要把目標放在這個地方。這一生當中沒做到,沒做到,降下一個等級,還可以生凡聖同居土,要用上面的目標。古人說得很有道理,目標要訂到最低下,你就未必能去得了,標準要訂高一點,這是正確的。

於是我們真想修,這些年來我們也很認真去思考,這是戒定慧三學,為什麼基本的戒律《十善業道》做不到?出家《沙彌律儀》做不到,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我們要多看看,這些在家、出家人走的那個狀況,會給我們很大的警惕,幾個人往生?走的時候頭腦清楚,瑞相稀有,人家真的走,真的到極樂世界去了;如果走的時候不明不白,還是迷惑顛倒,這樣去的話三途有分,我們能不警惕嗎?

人生很短,尤其是中年以後,諺語常講「黃泉路上無老少」,人到中年警覺性一定要提高,慢慢接近晚年,也就是說該走的時候到了。

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在世,天天看一個字,「死」字,他老人家自己寫的,貼在佛像的後面,每天拜佛、念佛都看到,警惕自己。

沒有想著還有很長的時間,沒這個念頭,天天都把這一天當作自己最後的一天。這麼高的警覺,對戒定慧三學才會認真,沒有這麼高的警覺多半都疏忽了,每天生活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不是騙別人,這是欺騙自己。

净空法师谈:处处忍、处处让,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自在!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百零八集)2010/8/11

我們現在是凡夫,學佛是起步,從哪裡學起?

從和學起。別人跟我不和,我們要跟他和睦,這才是解決問題之道。別人跟我不和,我要跟他對抗,這個問題就嚴重了,這結冤仇。冤仇結下之後,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那真叫苦不堪言。痛苦不是一方,雙方都痛苦,那又何必!

我們能忍一忍,雙方都得好處,我也無煩惱,你也沒有災害,真的叫雙贏。所以古聖先賢、諸佛菩薩教導我們,不能跟人衝突,處處要學忍讓。

古人告訴我們吃虧是福,吃虧的人沒錯,吃虧的人不吃虧,佔便宜的人有災難,他真的沒有佔到便宜,吃虧的人真佔到便宜了,這個道理很深。

佛在經上常常提示我們、教導我們,處處忍、處處讓,不要跟人爭,海闊天空,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自在,為什麼不肯讓?

他要這個地球,咱們就讓開、就讓他,這宇宙當中星球太多了,找一個比地球更殊勝的地方去住,肯定有。為什麼?因為你讓,讓是性德,與性德相應,你去處愈去愈好。

爭得來的不是好事情,縱然他完全得到,他後頭不是生病就是災難,日子還是不好過。古聖先賢、佛菩薩教給我們正道,我們不能不感恩,不可以不依教奉行。宣是示,宣是宣揚,用什麼方法宣揚?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我們要能學會。

我這一生,很多同學跟著我的、看到我的,我讓了三次。在台灣,我們有個小道場,不大,有人想要,送給他,我們到新加坡;在美國也有道場,也有人要,送他,想要都給他;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各地同修幫助我們買下一棟公寓房子,大概一千多萬,有人希望我們離開新加坡,我們就離開了,都贈送了,歡歡喜喜,我們移民到澳洲,到澳洲快快樂樂。澳洲的土地很便宜,土地不值錢,澳洲人太少了、土地太大了。我們愈讓愈殊勝,愈讓愈自在,愈讓愈快樂。

老祖宗、佛菩薩教我們忍讓,這有無窮的樂趣在裡頭,沒人知道,你能依教奉行,你就能嘗到。能夠讓才能跟一切眾生和睦相處,你不能讓,那個和睦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一定要能夠忍讓。

初學的時候,多少還有一點情執,要忍,真正讓過幾次了,那就不是忍讓,是樂讓,讓得很快樂!別人佔有了,佔有了我們還感恩,為什麼感恩?自己能讓,境界提升了,德行提升了,智慧也增長了,怎麼能不感恩?

同時要想據有的人,他在那裡給我們做示現,示現有正面的、有負面的。正面的我們要頂禮、要恭敬供養,他據有這些財物弘法利生,比我做得更好,我怎麼能不讓?

這讓有大德。如果是負面的,他不是做弘法利生,他是去搞名聞利養的,他演出業因果報給我們看,我們也要感恩。就像他在演戲,負面的演得很逼真,他不善的業行後面是地獄、餓鬼、畜生的果報。這對於我們、對於一切社會大眾,這是什麼?上課,上了一堂因果報應的課程,細心觀察明白了,會把我們內心一切不善的念頭止住,不敢做了。

就像當年佛陀在世,提婆達多所表演的,都是菩薩、都是大善知識,他從負面表演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是從正面表演給我們看,我們能說提婆達多不是佛菩薩嗎?

所以把事理看透了,得到一個結論,「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切善惡業因果報都在我們自己一念之間,我們的心行正,沒有一樣不正,妖魔鬼怪在我面前表現的都是正法;如果我們心裡邪,十方諸佛如來所表現的也邪,這叫什麼?這叫「一切法從心想生」,自己的意念主宰一切。

正是蕅益大師所說的「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裡都沒有絕對的是非邪正,沒有,是非邪正是自己的念頭,自己念頭正,沒有一樣不正,邪也是正;自己念頭不正,正也變成邪,這個道理要懂。明瞭之後自己才知道,從修因到證果完全要自己負責任,與別人不相干,這是佛菩薩悲智療苦的大根大本。

我們通過這個教學真正體會到,你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永遠離苦、永遠得樂了,什麼環境裡面你都快樂、你都自在。


净空法师谈: 救世界就要落实道德因果教育




24/07、25/07/20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净空法师啟講修學六和敬 (第二集)

我們六和敬裡頭「見和同解」這是根,我們有一致的看法,佛家講的這個一致的看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一致的看法是什麼?我們把自己的看法放下就一致了,他不是說我要把我的看法放下要跟你的,你要放下你的成見你要接受我的,不是,我們大家都把成見放下,那是什麼?都回歸自性,回歸自性才是真正的圓滿。我們放下什麼?放下妄念,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自性是圓滿的、自性是統一的,決定沒有差別,所以這個大家服了,不是我聽你的、你聽我的,不是的。今天我們想救自己、救家庭、救這個民族、救這個國家,來拯救地球,用什麼?只有教育,除了教育之外,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能做到。教育是什麼?教育是教人回歸自性,問題都解決了。今天的社會出了問題,出了問題是教育出了問題,教育只講功利不講道德,那問題就出來了,這個功利的競爭幾何級數向上提升,走到最後是地球的毀滅,現在就是差不多快要走到盡頭了。

有很多信息傳過來告訴我,像2012這種災難什麼時候開始?2012不是結束是開始,現在還沒開始,現在是預兆,最嚴重的但時間不會很長,二0一二年、二0一三年、二0一四年、二0一五年,這最嚴重的,許許多多的災難都會現前,這些災難現在看到了。最嚴重的是什麼?一個是糧食危機,一個是水資源的危機,沒有乾淨的飲水,這是要命的事情,別的還無所謂,你沒有水喝、你沒有東西吃怎麼辦?這是麻煩事情。我們看科學的報告,科學統計今年農作物的產量,因為氣候變化、災難很多,減少了百分之三十,那就多少人要餓死。怕的是第三次核武戰爭是什麼戰爭?爭奪水資源,乾淨的水,搶糧食,這個事情可麻煩了。那要化解這個災難只有把因果教育講清楚、講明白,資源少我們大家來分攤,不要搶奪,搶奪不能解決問題。你搶奪別人的,你把別人殺掉了,他身死了他靈魂沒有死,他過幾天又來了,他來了又要找你麻煩,來向你討命、來向你討債,你怎麼辦?所以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要覺悟,我們很少的資源來平分,中國人講「不患寡而患不均」,真正明理的人他知道。我們要有個愛心,愛一切人,愛自己也愛別人,真正愛自己的人愛別人是可以能做到捨己為人,我可以分少一點我多幫助別人。那你有這個德行,身總要死的,沒有不死的人,死了以後上天更好,脫離這個災難了,好事不是壞事。如果是搶奪爭取別人的,你死了以後墮三惡道,麻煩透了。

好像是在兩個月前,有個同學送一本書給我看,叫《凱撒軍團東征中國之謎》,這本書我看了之後,凱撒大帝派十萬大軍要東征中國、佔領中國,統帥是他第三個兒子,三王子帶這個大軍。諸位要曉得,走路,騎兵三之二、步兵三分之一,從羅馬走到中國走了一年多,一年三個月走到新疆這邊,大概人就死了三分之一,一路上這苦難就損失三分之一。他又沒有援軍,人數只有死沒有增加,所以到中國人數不多。他們是強國,欺負中國人,以為中國人好欺負,結果在新疆第一次接觸跟中國人打了一仗,這一仗打下來,一次戰爭就死了九千人。差不多,他帶了一共十個軍團,這大軍十個軍團,一個軍團就沒有了。所以到河西走廊的時候,他們的信心完全喪失,征服不了中國,最後全軍覆沒。最後剩下兩百多人自殺了,中國人招安要他投降,他們自殺了,很有義氣。你看二千一百多年,這十萬大軍的鬼魂,我們講靈魂,陰魂不散,到現在還相當活躍在活動,到我這來了。那邊的牌位那是他自己寫的,他附體寫的,古羅馬的文字,來求超度,現在皈依了、也信佛了。

他們在最苦難的時候遇到一位菩薩,菩薩告訴他們,「中國不是­­你們的地方,你來幹什麼?」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深,我聽了是很深­,­你看你沒有這個福報,這個地方不是你的,你到這來你就死。你­打仗­奪來的還是你命裡有的,你命裡沒有的,不是你的地方。所以­回過頭­來想想,日本人欺負中國,中國不是日本人的地方,打了八­年日本人­投降,不是你的地方,你命裡頭沒有,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的地位多高、你的財富多少,全是命裡注定的,­你用什麼方法­也沒有辦法在你命裡注定加一點點,你沒辦法。能加­一點那是什麼?­袁了凡先生講的修德,你修德你才能增長,你要用­非法的手段、貪婪­的這種心,只有打折扣、只有虧損,不會往上提­升,這個道理要懂。­我說我看這本書花了差不多兩個星期的時間,­最有受用的就這一句話­,說明「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強求不到,特別是非­法的手段,那是造大罪業。受害的人愈多­,你的罪就愈重,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