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6, 2009

什麽是幸福?

你幸福嗎?你快樂嗎?你如意嗎?這三個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面臨問題。不管你正視它也好;迴避它罷,它始終伴隨我們直至終身。片刻不離。有的人很早就悟出它的道理;有的人經過失敗和挫折而理解的更深;有的人到了不惑之年才學到它的真諦;然而,有的人到了生命的總結還沒有明白其中之意!這就是我們茫茫眾生,川流的人海,身為人身而面對的現實狀況!我們是那一種人呢?不論我們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還是穩重多學的老者都必須要了解這一學問。這三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要明瞭這三個學問背後的真正道理,可不是那么簡單。爲什麽呢?因為這三個問題你如果有正確的理解,沒有智慧是做不到的。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賺大錢是幸福;有了好車大房子是幸福;有好吃的好玩的是幸福;總之只要一切隨順我的意思,我的想法就是幸福。我們不管通過什麽手段只要拿到手,就是快樂;就是如意!而稍不如意就會怨天尤人,一切都是他人不好;他人的不對;他人的過錯。別人永遠對不起你,你永遠是對的!還有一部分人的思想境界略微高一些雖然他不用非法手段獲取金錢和名譽地位,但是他的的貪婪之心與前者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人也沒有超出迷惑之列呀。這些人的人生觀是:先為自己,而後為他;先為自家後為大家。幸福是自己創造的,快樂是努力來的;如意是爭取來的。為他是有條件的,不管對方是何人,絕對不能侵犯我的利益。哪怕是親娘老爸也不例外!什麽父子兄弟;什麽親戚朋友!利害是他們的行為準則!對自己有利就是兄弟;就是朋友。 反之就是對手;就是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就是現代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用這種觀點能夠獲得幸福嗎?能夠獲得快樂嗎?能夠順心如意嗎?

末學認為,他不會幸福;不會快樂;不會如意!爲什麽?因為,為自己是自私自利的表現。我這樣說可能會有好多人出來反對:“你看我們現在的世間人哪一個不是首先想到自己,不為自己我們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我們得需要生活呀?難道這也錯了嗎?”。沒有錯。我們必須要活著,而且還要好好活著!這與我們的自私自利的人生觀一點關係也沒有。世間的一切所有不是我們想來的;不是我們爭來的;不是我們搶奪來的!而是我們過去生中積德行善今生今世機緣成熟而來的!有人還會說:“那是迷信,人根本就沒有什麽來生來世”。有與沒有,我們先不去談它。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實例;比如你經常幫助他人,他人就會感激你;謝謝你;報答你。甚至回報更多,這是事實吧?這種因果關係是我們每一個人設計發明的嗎?不是呀!這是什麽呢?這就是自然法則。我們人能夠隨順這種自然的法則,就是有“德”而不是缺“德”!同樣,我們心想著他人,他人自然也就想著我們。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他人的幸福,我們自己自然就會幸福!當然,快樂和如意也亦複如是!因果是什麽?因果是自自然然宇宙人生的規律法則。它不是我們人創造和發明出來的呀!我們今天的話題沒有別的,就是讓我們大家隨順自然,放下我們的意識心,也就是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貪婪心。把一切為我轉變成,我為人人;我為家庭;我為社會;我為國家;我為世界;我為眾生的利益著想!那我們的獲得的是什麽呢?就是幸福人生!快樂人生!如意人生啊!

轉變的方法也并不複雜。就是從心上轉;口上轉;行動上轉呢!心上轉變就是我們的想法,看法與聖賢理論教導相一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口上轉就是我們的說法一定要有正見,而不是邪說。行動上轉就是轉變我們的行為,行為怎么轉變呢?就是尊照儒釋道的經典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日常行為。具體的說就是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而最基本的做人標準就是《弟子規》。它是儒家仁愛孝道思想的具體實踐。我們今天社會的人們太需要《弟子規》了。如果把《弟子規》做到了,我們就會幸福人生!如果把《太上感應篇》再做到了,我們不僅是一個好人,而且是人中的楷模。還可以為來世上升更高的層次奠定基礎!而《十善業道經》能夠很好的去修學,為我們將來成聖成賢走完了一大步!我們把這些介紹給大家,并不是讓我們們成聖成賢,成聖成賢還得需要你善根福德具足才行啊!而就眼前利益而論,我們哪一個人不希望有一個美滿幸福人生呢!如果想要幸福人生!快樂人生!如意人生!你就應當好好學習《弟子規》。就能夠滿足你的願望!

No comments: